主題作品展
【遠嫁】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遠嫁】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遠嫁》講述的是女兒即將遠嫁,父親依依不捨的故事。女兒大早上就忙著化妝,要出門時手忙腳亂的找鞋子,父親默默的遞過鞋子又默默的推出人群,看著女兒美麗的面容;女兒要出門了,父親愣了愣,拿著外套遞給女兒,擔心女兒冷;最後女兒上車,父親面帶微笑的看著坐在婚車上的女兒,從背後拿出飯盒,叮囑女兒路上記得吃飯,女兒回憶起年少時對父親說的“永遠不離開你的身邊”這句話,不禁落淚;父親關上車門,朝已遠去的婚車招手。 《遠嫁》沒有用太過美麗的鏡頭來講述故事,用的是普通父親的視角,普通的視覺語言來展示故事,因為我們覺得,這個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有人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用平淡的鏡頭語言,細膩緩慢的剪輯節奏能更好的讓人體會到親情的深刻。 製作團隊 導演 彭慧 攝影 王惠丹、尉佳雯 編劇 李玫、沈佳 剪輯 宋丹琦、曹鈁淇 音樂 筷子兄弟 主要演員 李玫、方貴山 製片 羅康妮
【夢回入境】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夢回入境】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晨曦時分,在草叢中,傳來人前進的窸窣步伐聲,一個穿著睡衣,露著赤腳的年輕人在踱步。他佇立在草叢中,刹那間,有一個穿著圍裙的中年女人端著一盆洗菜水出現在他的面前,憤恨地將水潑向了他,他全身濕透。他想逃避,於是他轉身發現又一個人出現在了他的面前,朋友身後手中拿著一把刀,微笑地看著他,突地舉起那把明晃晃的刀向他刺去,刀的一面是朋友的猙獰笑臉,刀的另外一面是他恐懼的臉, 他一轉身,出現了一個年輕女人看到他,甩了他一巴掌,手上的戒指被甩掉了。女人向左邊走,他轉身想追隨。他看到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將一個小球向他的方向拋擲,這時他發現他處於一個中心位置,他快速回憶,他的靈魂視角發現他的四面夾著這4個人,他們都是赤裸的腳,踩在旺盛生命力的草地和泥土上,一切似乎在重演重現,小球變成了超級大的球,就像一個彗星,出現在他的面前,球結實地撞在額頭上,人猝然倒地,模糊的呼喚人聲開始漸漸清晰放大,天空傾斜到定格,眼睛先是一閉螢幕黑,再努力一睜,映入眼簾的是模糊的天空,再一閉眼,再睜眼,變黑的天空,再閉眼,再睜眼,是天空和天花板的疊畫,再閉眼,再睜眼,發現老闆出現在他面前,跟他喂他吃藥。 《夢回入境》是一部怪誕色彩的短片,通過對一個城市年輕人壓抑的夢境展現一種對社會壓力的釋放,通過幾種人類與生俱來的矛盾聚焦。真實表現片中人物的焦慮的內心感受,片中採用了較多的手持橫搖鏡頭。 該劇所用的鏡頭總結如下: 1.空鏡頭 (劇中較多地方需要用到) 2.意境主觀鏡頭 3.特寫鏡頭(人物表情、特寫的動作等) 4.過渡鏡頭(銜接部分、進戲前的過渡、交待細節等) 製作團隊 導演 張旦華 攝影 朱穎凝 編劇 李紅豔 剪輯 張麗珺 舞美 虞夕紅 燈光 汪垠宇 主要演員 陳昕
【天堂郵局】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天堂郵局】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天堂郵局,一間傳遞從人間給予死者祝福的郵局。藍萱,在天堂郵局工作,生前是個對於生命很消極的人,覺得自己的存在很不必要。 到了天堂後,藍萱在天堂郵局看著一張張收到祝福而感到幸福的臉,加上在郵局遇到的歌手傑森和小妹妹圈圈給予藍萱許多的關心,讓藍萱感覺到了自己的存在。此外,藍萱在天堂遇到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一直在等待初戀情人的消息,卻始終等不到。藍萱心疼爺爺,想要勸他打消念頭,但這對老爺爺來說,已經是戒不掉的習慣。同時,一直沒有收到任何信的藍萱,卻突如其來收到了一封信。 一天上班,藍萱看見了一個面熟的女子走過郵局,她發現竟是老爺爺的初戀情人!於是開始和其他人策劃起老爺爺和初戀情人的見面。而老爺爺和情人兩人也說完了當年沒有說完的話。成功幫助了老爺爺後,藍萱回到郵局,發現了一封老爺爺給她的信,這才發現原來藍萱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已遇見過了老爺爺。 製作團隊: Micro‧L.W. Studio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micro.loseweight/timeline
【帶塔先生】
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帶塔先生】
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為了將媽媽的墳墓,從荒郊野外移至靈骨塔裡的阿Q,選擇到禮儀公司面試,第一天,就遇上性格火爆的李郁.兩人必須一起競爭同一份工作.李郁也因相同的原因而不能放棄這分工作. 李郁剛歷經喪父,媽媽卻帶著疑似新男友的人回來家中吃飯,沒想到這位新男友居然是新的客戶,思念父親的李郁,應該要用何種心情來面對這位媽媽的新男友呢。 經過相處之後.兩人對彼此的生活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關係似乎也有了更多的進展,這時突然出現的黑道客戶,居然還想要阿Q的性命,究竟性格迥異的兩人,要如何一起面對這樣的危機呢? 製作團隊: 導演 陳昱齊 攝影 王立偉 編劇 侯憲諭 編劇 楊凱茵 剪輯/燈光 施秉豪 美術 賴梵于 場記/剪輯 陳韋如 聲音 吳婷婷 製片 王亮婷
【 Imagine‧夢】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 Imagine‧夢】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在新竹有個成立十年的劇團,它是玉米雞劇團,劇團導演涂也斐在台大戲劇所畢業後,選擇離開了資源較多的台北,回到她的故鄉新竹,憑著她的專業與對戲劇的熱情,做她所最愛的劇場,一做就是10年。 不同於其他劇團,玉米雞劇團的演員分別來自五大洲,演出類型多元,劇團的每部作品都是涂也斐親自創作,她努力培養屬於玉米雞劇團的演員,演員從10幾歲到50幾歲都有,舞台劇的魅力究竟是什麼?劇團裡的演員,為什麼會有這份表演的慾望,願意共聚一堂在這邊努力的演戲? 導演涂也斐又究竟有多熱愛戲劇能夠持續創作了10年,靈感來源又是什麼? 戲劇是涂也斐導演的夢想,她說沒有什麼比做劇場更有趣了, 讓我們一起發掘舞台劇的魅力,了解他們對夢想的執著,一起勇敢追逐夢想吧!!! 製作團隊: 導演 李珍羽 攝影 賴君韋 公關 梁育嘉 後製 邱如鋒
【璃新力】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璃新力】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新竹地區擁有先天的資源優勢,由我們來描述早期新竹玻璃產業的蓬勃發展,這個產業如何自1987年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後漸漸沒落,又如何面臨著人才外流,與產業跟訂單外移的問題,台灣玻璃產業逐漸的沒落,已不復當年的榮景。 而在這個地方,有位陳武雄師傅,他走過新竹玻璃產業最風光的時代,也經歷過這個產業最蕭條的時期,從小學就開始學作玻璃的他,也曾到大陸經營玻璃工廠9年,回到台灣最主要是希望能將技術及經驗繼續傳承下去。 而大多數的師傅紛紛面臨失業或是轉行,少數一些師傅因為對於製作玻璃這件事情懷抱熱忱,而陳武雄先生在張全成教授的引領之下,由傳統的玻璃產業轉型成文化創意產業。 新竹傳統玻璃產業正在力圖轉型,但這個產業仍然面臨著許多隱伏的問題,這項傳統的技藝正面臨著極大的傳承問題,已經少有年輕人肯學習這項技藝,新竹市玻璃協會與官方是否對於人才斷層的問題有相關的政策或是其他解決辦法。 透過產學合作,陸陸續續有越來越多,對於製作玻璃有興趣的新血,究竟還會是一個沒落的夕陽產業或者是一個具有潛力新興產業,還是一個未知數。 作者:吳承祐
【愛。執行者】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愛。執行者】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新竹市一位教學打鼓長達十四年的張淑惠老師,懷抱教學熱忱,工作之外以盡其在我回饋社會的善意教導兒童、青少年、社會人士打鼓,對於她而言,音樂無國界、教學也要有教無類,沒有分別。 本身正職是以幼稚園教師的張老師,已幼保教育為樂此不疲的心態,一直未曾轉換跑道,21年職場生涯以來,個人經歷了父母之喪、婚姻家暴訴訟及獨自撫養兒女的單親母親角色,仍對生活處處在愛,生活中不斷學習。 於89年開始正式學習鼓術,當初只是因為興趣以及不錯的節奏感讓他走上了這條路,只僅僅花了2年就達到太鼓協會檢定的技術認定員三級,開始教授打鼓的目的,其實只是單純希望找到能陪自己孩子一起打鼓的人,因為鼓如果只有自己打是很寂寞的,也讓他們有個宣洩壓力的管道,進而成長,過程中,她發現許多學生透過音樂、透過打鼓,宣洩壓力,也建立了自信,因此她開始藉由音樂、藉由打鼓當作一個媒介,讓這群特教兒童及叛逆少年有宣洩的空間,也把那個自認為微不足道的自己,從角落邊緣走出來,她說這是她最後的目的。 說起老師剛開始的教學過程,無人請用她,她一人開著一台十幾多年的福特汽車,車上帶上了20幾套鼓具,一一上網找出需要的單位,前往拜託裡面的輔導員讓他教,從做義工的心態出發,對於老師所教授的自閉症兒童、殘障運動團體、仁愛之家等特教機構,張老師從不稱他們為特教生,而認為是朋友,雖然在教學過程裡也有耐心用完的時候,可對老師來說看到他們一開始的不接受沒自信,到閃著光的自信站上台,架式十足的完成表演,那種意義,那種成就替他們開心。 製作團隊: 導演 李俊賢 剪輯 吳哲恩 攝影 管雲婷 公關 官芝伃 財務 張珮瑄
【打不倒的勇者】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打不倒的勇者】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林圭墇教練起初發展射箭運動在台灣是很新鮮的項目,並且是一項經費非常昂貴的運動。政府對於射箭運動是非常陌生的,所以要申請到政府的補助,是非常困難,也因為這項運動的經費過於昂貴,很難取得國家的支持。 台灣在射箭運動上,只有靠林圭璋一個人,自己去各國求教,回國並自己專研一套適合亞洲人的箭法,林圭璋教練在55歲時,還榮獲區運會射箭金牌。林圭璋教練於台灣體壇的貢獻,是無人能敵的大英雄。在他運動員的生涯裡,能掌握住各式各樣的運動,能跑能跳,成為省運金牌、奧運國手,榮獲佳績。不僅如此,還曾經打破田徑的全國紀錄。在教練的生涯裡,帶領過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有田徑、拳擊與足球等項目,並且帶領著我國射箭選手,在奧運、亞運、世大運、世界杯、亞洲杯得到金牌50面以上。林圭墇教練為台灣射箭發展上,帶來莫大的貢獻,想藉此紀錄片跟國人說他為台灣射箭帶來的發展及激勵人心故事。 製作團隊: 柯雅蓁 林國泰 張哲維 賴劭衡 徐國盛
【不.落】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不.落】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陳光松牧師,一位在新竹縣尖石鄉梅花部落服務數載的牧師,他的奉獻不容小覷。 陳牧師求學階段為農校畢業,畢業後多次前往日本韓國學習無毒農業技術,帶回梅花部落教導族人發展土地、自給自足,並繼續傳承最原始的原住民文化:母語。 他將自己教育的熱忱、傳教的精神留在自己的故鄉。 種種的奉獻,對梅花部落而言,他是位兼具傳統也富歷史性的人物。然而在牧師辛勞的背後有一份支持著他的愛和力量。師母努力持家、養子,讓牧師放心打拚事業,到處傳教。對於這份情,在牧師心中將是個不為人知的感動。 製作團隊: 導演、剪接、編劇 韓德容 攝影 康勝堯 器材、公關 郭又寧 財務、文宣 黃裔涵 器材、場務 周廷倫
【謝謝收聽】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謝謝收聽】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努力工作要讓家庭環境變更好的廣播節目主持人(魏銘旭)得到了升遷機會,野心勃勃的他將要轉戰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於是帶著愉悅的心情分享給老婆(陳芳婷),卻得不到她的支持。在兩人理念不合的情況下,芳婷帶著孩子(魏宇傑)離開。 分開後,雖然想聯繫妻兒,卻害怕打擾到他們的新生活,好幾年後,獨自在電視界打拼的銘旭贏得了許多成就,事業達到了巔峰,卻失去了健康,得知生命所剩無幾後,便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成為充滿人性關懷的主持人、找回曾經幸福快樂的家庭。 為了新目標,他在深夜時段加開了心情點播的廣播節目,以反省自我及關懷體諒的心態去服務聽眾,此舉動引起了家人的注意,在一次的節目,使他鼓起勇氣主動聯絡宇傑……。 製作團隊: 導演 蔡雅馨 編劇 鍾怡婷 製片 郭雅惠 攝影 王薪傑 後製 陳典詰
【印。紀Lotus】
東方設計學院 影視藝術系
【印。紀Lotus】
東方設計學院 影視藝術系
一名少女,依循著過去與父親相處的種種記憶,計劃前往刺上與父親的觀音刺青有連結的另一個刺青,過去因受父親的傷害及現在生活的壓力,因結識兩位女刺青師和承載著特別故事的女刺青客,讓女孩開始挖掘不敢正視的心靈問題,勇敢面對過去的傷痛,擁抱現在對於父親的珍惜。重新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是皮肉的記憶、亦是心靈的覺醒?對女孩來說,刺青不再是刺青,是一個可以「印」在身上的「紀」念。 製作團隊: 製片 黃姿清 導演 鄞禎 平面攝影 古翹瑋 平面燈光 吳謹吟、曾亦檀 錄音 利月思 平面服裝 陳欣潔 平面彩妝 洪培瑜、柯欣穎 平面髮型 陳巧賢
【遊子】
崑山科技大學 視訊傳播設計系
【遊子】
崑山科技大學 視訊傳播設計系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喚起曾經的我們,面對現實與社會,所經歷的妥協與改變 即使從中有些不快,但幾十年過後,這些不悅會轉為我們成長的養份,那些痛苦蛻變的過程,也成為日後一個美好的回憶。 純樸的角落,騷動的年代;學會道別,學會成長。 高雄鳳山,黃埔新村即將面臨拆遷的命運,玉穎六歲,因害怕被媽媽從眷村帶走,而且認為村長伯伯要拆除眷村,於是決定與她的玩伴們用畫圖的方式,畫下眷村每個角落、每位村民,但後來大家才發現,玉穎其實是想以這些畫作,跟眷村裡的一切道別。 本片是以眷村第三代的視角捕捉及詮釋這族群幾十年來的命運,那種飄泊不定的不安,及顛沛流離的悲涼。 製作團隊: 導演/編劇/剪接 陳奕凱 製片 李玥 製片 朱冠蓁 攝影助理/美術 林庭禾 美術 許慧君 美術 徐凡 燈光 陳昱翔 成音 李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