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分類
畢業展主題
景觀建築類
参展花絮
學校簡介
臺北科技大學
本校創立於 1912 年,為台灣開辦最早、歷史最悠久之工業學府之一。從臺灣工業講習所,經過改名或改制為臺北工業學校、臺北工業職業學校、臺北工業專科學校、臺北技術學院,到今日的臺北科技大學,本校的興革可說是臺灣近百年工業教育的縮影。本校為臺灣本土第一個高等工業學府,走過一世紀的歲月,為臺灣工業、科技教育默默耕耘,培育無數優秀人才。十二萬校友中有不同世代的企業菁英,更多是分布各行各業中的專技人才。臺灣有超過一百所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之負責人或總經理,均畢業自本校;校友們在各工作崗位上的傑出表現,是本校最大的資產。
系所簡介
建築系
建築系歷史悠久,為國內最早成立的建築科系。其創設可溯自1912年工業講習所時代,因此1915年即有首屆建築科畢業生畢業,為當時臺灣建築、營造界培育了無數的人才。建築科曾於1963年及1966年,分別隸屬於土木工程科和工業設計科下之「建築組」,至1987年回復獨立為「建築設計科」,至改制臺北技術學院以後的「建築系」,九十多年來,成就了今日臺灣建築界的榮耀與基石。
主題海報
作品簡介
[TAITOPIA] 王爾德曾說:「一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是不值得一顧的。」2011-2012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企圖拼湊完整的正是那張未完成的台北地圖。基地所在的台北城,從山稜到浮島、繁華或破敗、水和陸之間,一個個烏托邦式的夢想,經由扮演空間詮釋的服務體系,在虛擬情境複合現實基地的條件上、空間具現化的方法與過程中逐步成形。「建築是一種自由業」畢業設計參與者如是說。面對長久建立的行業紀律與既有環境,畢業生或喃喃自語、或擲地有聲地訴說著設計者的自由意志如何頑強抵抗,孕育出慢慢茁壯、逐漸清晰的青年之夢。
作品
作品簡介
《城市微型移動綠點》
為改變城市對於綠地開發型態無法有效提升綠化量,以移動綠地的方式將綠點配送至城市各處無限量的繁殖綠帶。
設計者:林欣儀
為改變城市對於綠地開發型態無法有效提升綠化量,以移動綠地的方式將綠點配送至城市各處無限量的繁殖綠帶。
設計者:林欣儀
作品
作品簡介
《邊界續接器》
台北已遺忘過往繁華的都市西側邊緣活動,以西寧市場介入串連活化整體邊界活動,企圖替被遺忘的空間場域提出解釋,藉此探討何謂台北合理都市邊緣形式。
設計者:蔡欣育
台北已遺忘過往繁華的都市西側邊緣活動,以西寧市場介入串連活化整體邊界活動,企圖替被遺忘的空間場域提出解釋,藉此探討何謂台北合理都市邊緣形式。
設計者:蔡欣育
作品
作品簡介
《信義象山計畫案之共同幻想》
透過提出居住經驗與山線再組,在面對山線與都市框架紋理衝
突時使之成為都市的局部邏輯,並且也能適用在別的地方。
設計者:陳長忻、韋子馨
透過提出居住經驗與山線再組,在面對山線與都市框架紋理衝
突時使之成為都市的局部邏輯,並且也能適用在別的地方。
設計者:陳長忻、韋子馨
作品
作品簡介
《都市藝術空間的繁殖場》
台北的生活空間,缺乏藝術空間,藉由都市反映出的物質環境,平衡藝術與物質的關係,置入藝術空間。
設計者:潘建任
台北的生活空間,缺乏藝術空間,藉由都市反映出的物質環境,平衡藝術與物質的關係,置入藝術空間。
設計者:潘建任
作品
作品簡介
《未來城市轉運》
未來應有一系統使都市空間及交通互相交集,提出未來交通型式的可能性並改善現有提防邊界、綠帶等問題。
設計者:賴宇杰
未來應有一系統使都市空間及交通互相交集,提出未來交通型式的可能性並改善現有提防邊界、綠帶等問題。
設計者:賴宇杰
作品
作品簡介
《大直帶狀邊緣重組》
都市發展的過程中,汰舊換新是必要的過程。企圖以都市的角度去探討重劃區與舊社區間的邊緣地帶。
設計者:劉子敬
都市發展的過程中,汰舊換新是必要的過程。企圖以都市的角度去探討重劃區與舊社區間的邊緣地帶。
設計者:劉子敬
作品
作品簡介
《城市農民》
現代人都會在自家陽台種植蔬菜,但陽台的條件限制多,給予民眾一個新的種植方法以擴大種植面積。
設計者:黃永昌
現代人都會在自家陽台種植蔬菜,但陽台的條件限制多,給予民眾一個新的種植方法以擴大種植面積。
設計者:黃永昌
作品
作品簡介
《校園空間合併計畫》
透過校園空間整合,轉化為開放式校園空間,讓不同使用者可以進入此基地而不會互相干擾。
設計者:王宥凱
透過校園空間整合,轉化為開放式校園空間,讓不同使用者可以進入此基地而不會互相干擾。
設計者:王宥凱
作品
作品簡介
《新型態複合式商場》
利用量體的轉折尋找商場開放空間的可能性,並增加綠化空間,讓商場除了滿足購物需求外也能成為都市化的垂直公園。
設計者:陳俊豪
利用量體的轉折尋找商場開放空間的可能性,並增加綠化空間,讓商場除了滿足購物需求外也能成為都市化的垂直公園。
設計者:陳俊豪
作品
作品簡介
《南機場改造》
一樓改造夜市整合,從某棟樓層去另棟的連結性,每區塊的功能連結,讓社區不再邊緣化或居民可以去特定地方。
設計者:徐和賢
一樓改造夜市整合,從某棟樓層去另棟的連結性,每區塊的功能連結,讓社區不再邊緣化或居民可以去特定地方。
設計者:徐和賢
作品
作品簡介
《拼湊》
三重碧華布街,過去繁榮而至今沒落。於巷內資源零散、居民冷淡,藉由量體及資源規劃促進交集與活絡商機。
設計者:涂家華
三重碧華布街,過去繁榮而至今沒落。於巷內資源零散、居民冷淡,藉由量體及資源規劃促進交集與活絡商機。
設計者:涂家華
作品
作品簡介
《終‧途》
殯儀館為死者最終的追悼以及生者情感上的慰藉及安頓,除了滿足遺體處理需求,其重要的是空間及動線的安排。
設計者:吳柏樺、張光宗
殯儀館為死者最終的追悼以及生者情感上的慰藉及安頓,除了滿足遺體處理需求,其重要的是空間及動線的安排。
設計者:吳柏樺、張光宗
作品
作品簡介
《裂縫》
重新定位市場,持續市場特有的交流性、活動性。用裂縫概念將市場、建築、人串聯起來,改善市場環境為目的。
設計者:潘玟光
重新定位市場,持續市場特有的交流性、活動性。用裂縫概念將市場、建築、人串聯起來,改善市場環境為目的。
設計者:潘玟光
作品
作品簡介
《尋找秘密衣櫥》
利用剪開並重新縫上的概念,將原本密集無法呼吸得逛街環境,釋放出空間做為商人、訪客、創意者共享的園地
設計者:黃千容
利用剪開並重新縫上的概念,將原本密集無法呼吸得逛街環境,釋放出空間做為商人、訪客、創意者共享的園地
設計者:黃千容
作品
作品簡介
《屋頂景觀公園》
創造更多的開放空間成為我們主要的議題。
用四種不同的餐飲型態去發展出一套路徑系統。
Roofscape為此系統主要詮釋。
設計者:林玉雯、黃璽軒
創造更多的開放空間成為我們主要的議題。
用四種不同的餐飲型態去發展出一套路徑系統。
Roofscape為此系統主要詮釋。
設計者:林玉雯、黃璽軒
作品
作品簡介
《事件商場》
利用分析基地紋理在舊建築區域中的閒置空間創造新的的動線,路徑及平台,並置入市場的自體循環機制降低汙染。
設計者:蘇昱鈞
利用分析基地紋理在舊建築區域中的閒置空間創造新的的動線,路徑及平台,並置入市場的自體循環機制降低汙染。
設計者:蘇昱鈞
作品
作品簡介
《浮動地平面》
交通具有一定的複雜度時現有的交通將達到混亂,所以我思考的面向是如何將道路跟城市維持一個共生的情況點。
設計者:毛映壹
交通具有一定的複雜度時現有的交通將達到混亂,所以我思考的面向是如何將道路跟城市維持一個共生的情況點。
設計者:毛映壹
作品
作品簡介
《夜市地景》
討論現代社會中夜市空間品質進化的可能性,構築夜市運作機制新系統,提出解決當今夜市所帶來都市空間問題之構想。
設計者:邱敬玄
討論現代社會中夜市空間品質進化的可能性,構築夜市運作機制新系統,提出解決當今夜市所帶來都市空間問題之構想。
設計者:邱敬玄
作品
作品簡介
《超級社區》
鑑於少子化的危機,私立學校面臨倒閉,校方與政府就校園重新規劃提出討論,構成滿足生活上種種需求與未來發展的超級社區。
設計者:謝家瑋
鑑於少子化的危機,私立學校面臨倒閉,校方與政府就校園重新規劃提出討論,構成滿足生活上種種需求與未來發展的超級社區。
設計者:謝家瑋
作品
作品簡介
《會呼吸的外殼》
建築因為材料使用與外型構造因素,造成建物變為蓄熱體。
藉由植物中找出降溫原理,近一步將植物轉化為建築構造。
設計者:呂宛臻
建築因為材料使用與外型構造因素,造成建物變為蓄熱體。
藉由植物中找出降溫原理,近一步將植物轉化為建築構造。
設計者:呂宛臻
作品
作品簡介
《拓樸道路》
研究拓樸學默比斯環如何結合道路與生態,更進一步轉換成空間,使都市空間與自然達成和諧。
設計者:曾郁凌
研究拓樸學默比斯環如何結合道路與生態,更進一步轉換成空間,使都市空間與自然達成和諧。
設計者:曾郁凌
作品
作品簡介
《一個風環境舒適的休閒園區》
建物座落影響都市風場的流動性,藉由基地風場的分析碎化分佈建物的座落,加上植栽配置改善基地的活動環境。
設計者:李義陽
建物座落影響都市風場的流動性,藉由基地風場的分析碎化分佈建物的座落,加上植栽配置改善基地的活動環境。
設計者:李義陽
作品
作品簡介
《都市停車地景》
設計策略將停車結合地景型態與都市開放空間重新整合,將河岸交通系統往商圈內引導,使其與商圈接觸面變大。
設計者:潘駿銘
設計策略將停車結合地景型態與都市開放空間重新整合,將河岸交通系統往商圈內引導,使其與商圈接觸面變大。
設計者:潘駿銘
作品
作品簡介
《單車城市》
提出單車發展建築型態,將道路與建築量體關係反轉,脫離地面,地面規劃成綠地空間與道路結合形成網絡
設計者:詹育穎
提出單車發展建築型態,將道路與建築量體關係反轉,脫離地面,地面規劃成綠地空間與道路結合形成網絡
設計者:詹育穎
作品
作品簡介
《城市遊憩灰色地帶》
遊憩、工作、生活三者交集產生模糊邊界, 使公領域、私領域、中介空間三者在每一樓層有不同比例關係產生。
設計者:陳冠銘
遊憩、工作、生活三者交集產生模糊邊界, 使公領域、私領域、中介空間三者在每一樓層有不同比例關係產生。
設計者:陳冠銘
作品
作品簡介
《社子島自然共生浮動住居》
因應未來海平面上升,改善基地缺點,加強原有特色,設計一個有代謝概念,可讓當地與外地人使用的浮動住居。
設計者:侯信宇
因應未來海平面上升,改善基地缺點,加強原有特色,設計一個有代謝概念,可讓當地與外地人使用的浮動住居。
設計者:侯信宇
作品
作品簡介
《整容》
透視都更地區與活禽市場共存之衝突點改善。
活禽市場運作之卸貨高低差、噪音、空氣及汙水汙染以建築物理進行設計改善。
設計者:張瑋皓
透視都更地區與活禽市場共存之衝突點改善。
活禽市場運作之卸貨高低差、噪音、空氣及汙水汙染以建築物理進行設計改善。
設計者:張瑋皓
作品
作品簡介
《邊界‧律動》
在人為與自然之間,人工碼頭的型態變化,自然潮汐的變動現象,重新組構帶狀河岸邊界,使人與河水關係更密切。
設計者:謝孟璇
在人為與自然之間,人工碼頭的型態變化,自然潮汐的變動現象,重新組構帶狀河岸邊界,使人與河水關係更密切。
設計者:謝孟璇
作品
作品簡介
《圓山遺址博物館》
修復原建築物所破壞的山型,利用等高線的還原使出建築物與自然結合,以文化層的概念創造博物館的參觀動線。
設計者:張耕瑋
修復原建築物所破壞的山型,利用等高線的還原使出建築物與自然結合,以文化層的概念創造博物館的參觀動線。
設計者:張耕瑋
作品
作品簡介
《高齡者住宅》
反思目前高齡者住宅與社會隔絕的狀況,塑造出與社區融合並使居民易於親近使用的開放空間,不再有封閉印象。
設計者:吳宜軒
反思目前高齡者住宅與社會隔絕的狀況,塑造出與社區融合並使居民易於親近使用的開放空間,不再有封閉印象。
設計者:吳宜軒
作品
作品簡介
《兩棲建築》
以社子島為基地,探索台灣低窪地區未來生活的可能性,針對建築和土地規劃策略發展兩棲建築之系統。
設計者:簡佑倫
以社子島為基地,探索台灣低窪地區未來生活的可能性,針對建築和土地規劃策略發展兩棲建築之系統。
設計者:簡佑倫
作品
作品簡介
《一個人住所》
單身族群增加的比例以都市化的台北最為顯著,現況之住宅仍維持著傳統家庭模式,並非吸引單身族群入住的機能與空間型態。
設計者:楊雅伃
單身族群增加的比例以都市化的台北最為顯著,現況之住宅仍維持著傳統家庭模式,並非吸引單身族群入住的機能與空間型態。
設計者:楊雅伃
作品
作品簡介
《台北科技大學設計館設計》
以學校與社會間的介面定義未來的設計學院,創造屬於培養設計人的專屬空間。
設計者:羅婉寧
以學校與社會間的介面定義未來的設計學院,創造屬於培養設計人的專屬空間。
設計者:羅婉寧
作品
作品簡介
《青少年動漫文化平台》
御宅動漫文化,一個充滿夢的虛幻世界,在這裡,嘗試將御宅文化與建築結合,打造動漫平台在現實世界的可能性。
設計者:張群培
御宅動漫文化,一個充滿夢的虛幻世界,在這裡,嘗試將御宅文化與建築結合,打造動漫平台在現實世界的可能性。
設計者:張群培
作品
作品簡介
《光明市場暨戲院空間改建》
透過重新改建木柵光明戲院、傳統市場與里民活動所三種不同空間組構,再次帶動此地繁榮的光景。
設計者:李欣怡
透過重新改建木柵光明戲院、傳統市場與里民活動所三種不同空間組構,再次帶動此地繁榮的光景。
設計者:李欣怡
作品
作品簡介
《烏來‧鳥來》
豐富的生態現況與破壞一同發生,以反諷手法呈現烏來當地生態問題,點醒遊客關心當地生態議題,提供深度旅遊。
設計者:劉鎧豪
豐富的生態現況與破壞一同發生,以反諷手法呈現烏來當地生態問題,點醒遊客關心當地生態議題,提供深度旅遊。
設計者:劉鎧豪
作品
作品簡介
《屋頂上的可能性》
以舊空間再利用的概念,重新在一塊過渡性的屋頂上,進行「腳踏車公園」的想法,去串聯人在地表上的活動。
設計者:劉家妤
以舊空間再利用的概念,重新在一塊過渡性的屋頂上,進行「腳踏車公園」的想法,去串聯人在地表上的活動。
設計者:劉家妤
作品
作品簡介
《城市互動驛站》
利用人行路徑串聯不同屬性的空間機能,使人體驗路徑位置的景點與驚艷不同的風景,創造另一種路徑的可能性。
設計者:黃心瑤
利用人行路徑串聯不同屬性的空間機能,使人體驗路徑位置的景點與驚艷不同的風景,創造另一種路徑的可能性。
設計者:黃心瑤
作品
作品簡介
《市場作為互生影響的起點》
市場與圖書的結合排除公共空間的封閉性,以傳遞互動為出發點,給予市民高效活動定義市場與圖書互生之關係。
設計者:洪詩詠
市場與圖書的結合排除公共空間的封閉性,以傳遞互動為出發點,給予市民高效活動定義市場與圖書互生之關係。
設計者:洪詩詠
作品
作品簡介
《都市空間轉型》
當都市空間越來越擁擠的環境下,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可使用空間是否一樣?作品試著在使用強度密集的區域,嘗試做不同形態的轉換,顛覆傳統空間的形態。
設計者:張仲緯
當都市空間越來越擁擠的環境下,每個人所分配到的可使用空間是否一樣?作品試著在使用強度密集的區域,嘗試做不同形態的轉換,顛覆傳統空間的形態。
設計者:張仲緯
作品
作品簡介
《連動異質空間》
一個新土地生產的概念,企圖在都市中創造出多重皮層,解決土地不足及壅擠的問題。
設計者:張瑋晟
一個新土地生產的概念,企圖在都市中創造出多重皮層,解決土地不足及壅擠的問題。
設計者:張瑋晟
作品
作品簡介
《八里渡船頭商業規劃》
觀光景點中平假日人潮比例分布不均造成假日人潮的膨脹,使民眾的使用行為改變,希望找出一個方式來改善
設計者:林為勗、林宛瑩
觀光景點中平假日人潮比例分布不均造成假日人潮的膨脹,使民眾的使用行為改變,希望找出一個方式來改善
設計者:林為勗、林宛瑩
作品
作品簡介
《新型態水娛樂中心》
藉由改善老舊泳池的方式置入與水有相關的附屬機能,並以水循環系統串連,讓泳池水可以提供這些地方使用
設計者:吳承恩
藉由改善老舊泳池的方式置入與水有相關的附屬機能,並以水循環系統串連,讓泳池水可以提供這些地方使用
設計者:吳承恩
作品
作品簡介
《碎化的美術館》
碎化的美術館利用百貨公司立面,改善現在這類藝術展覽空間曝光度低,造成展覽虧損或交流效果不彰等問題
設計者:鄭唯尚
碎化的美術館利用百貨公司立面,改善現在這類藝術展覽空間曝光度低,造成展覽虧損或交流效果不彰等問題
設計者:鄭唯尚
作品
作品簡介
《靈骨塔》
這守護不是遺骨,而是思念及敬愛的心;重新詮釋靈骨塔的本意,去拾回曾經於掃墓時那一家族誠心祈禱的瞬間。
設計者:南昌江
這守護不是遺骨,而是思念及敬愛的心;重新詮釋靈骨塔的本意,去拾回曾經於掃墓時那一家族誠心祈禱的瞬間。
設計者:南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