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殺了媽媽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所有的恨都源自於愛。
當愛得太極端時,就會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僅僅會傷害別人,更讓會自己後悔末及。
一條沾滿鮮血的項鍊,成了兒子殺了媽媽的鐵證?
媽媽又帶男人回家了,喜歡媽媽的宇柏完全無法接受這件事,在一次和朋友Steven喝到爛醉以後,回到家卻發現了媽媽冰冷的屍體。種種的怪異事件都指向宇柏殺了媽媽,痛心疾首的宇柏真的是弒母罪人?亦或是凶手另有其人?
製作團隊
導演 林孟謙
製片 李依庭
攝影 廖育娸
編劇 林承睿
後製 黃聖奇
設計
浙江傳媒學院 文化創意學院
在咖啡廳。設計師A:“要是拿到設計手稿的話,1萬就是你的了。”一個女孩的手指一搖:“不行,5萬。你也明白作為國際大賽的重要性。”
離比賽截稿還有3天。設計圖散落在桌子上,陸瑤在畫最終手稿。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手稿越來越多,最終完成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張彤走過去拿起手稿對著睡著的陸瑤說:“我只希望你能相信,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張彤打電話:“稿子已經拿到了,【後面作聽不清處理】 。”
陸瑤醒來,到處在找手稿無果。
校園張貼獲獎名單。張彤、陸瑤在列。回憶張彤拿手稿時說:“稿子已經拿到了,老師。我們會去參加比賽的。”陸瑤打電話給老闆:“王設計師,稿子不能給你了”。
倒敘咖啡廳。老闆:“要是拿到設計手稿的話,1萬就是你的了。”陸瑤手指一搖,“不行,5萬。”
影片片名《設計》取雙關之意。其一劇中主人公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其二學生間的勾心鬥角相互設計。但結局反轉,堅守初心、堅持夢想的反而是最初
製作團隊
導演 張子倩
攝影 楊芸
編劇 張子倩
剪輯 張子倩、遊錫騰
主要演員 何夢如、禹昭婧子
事出午後
文藻外語大學 傳播藝術系
一個簡單的搬家事件帶出這對曾經是戀人的男女的曾經的過往與現在的改變與差異,社會的現實與制度與理想、衝撞體制的張力,曾經一起收集的電影、繪畫、詩集……等到現在男人已不是過往那浪漫熱情的人,女生對這社會的醜陋、政府、資本主義感到厭煩甚至孤獨想消失,在打包搬家的過程中男人一直疑惑這些生活日常的用品和衣服不需要嗎?曾經那麼愛的寶貴藝術品或詩集也不要了,為何會有一袋充滿化學材料的東西還留著?這背後的祕密到底是甚麼?女生的談話和表情似乎隱藏些甚麼?是隱藏對這社會殘酷的無奈嗎?
製作團隊
攝影 范子祥
製片 王加瑜
製片 謝佩妤
美術 戴群欣
美術 吳哲箴
美術 黃婉瑄
美術 官明慧
燈光 江捷緯
燈光 黃建凱
場記 陳姿蓉
收音 陳宏信
場務 林彥廷
編劇 林子棋
咱的囝仔
朝陽科技大學 傳播藝術系
安安是一個特別活潑的小孩,在班上老師視他跟朋友濃濃為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此時政府推廣過動兒免費篩檢跟看診的活動,學校老師一直鼓勵安安的爸媽,帶他去診斷。
安安在學校出了許多問題,爸爸基於父愛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但種種矛頭都指向安安需要看醫生、需要吃藥,媽媽則是堅稱自己的小孩沒問題,只是小孩子比較好動而已,長大後便會控制自己。
推廣過動兒免費篩檢其中有11間特約醫院,其中藥商與醫院、政府居然有龐大的利益勾結,醫生便會輕易的判斷就診的小孩是有過動症的,安安是其中一位被誤判的小孩。
製作團隊
導演 蘇郁婷
副導 藍震濃
製片 姚宇真
林芝儀
攝影 翁御軒
陳 曦
燈光 高琦雅
楊宗霖
成音 劉庭安
吳旻娟
美術 鄒佳琪
唐偲嘉
梳化 黃 萱
剪接 張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