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越界
台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一張餐桌三個秘密
振軒的母親催促已經三十歲的振軒與曼靈結婚,或是生小孩。看似開明其實不然。她知道兒子的秘密,卻不說破。假裝情人的曼靈逐漸也愛上了振軒。三人吃著飯,也吃著自己的秘密。深怕別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寧可在自私的漩渦裡待著。
製作團隊:
導演 江麗貞
製片 施博瀚
攝影 朱映蓉
剪接 楊禮蔚
剪接 施博瀚
美術 楊有成
梳化 蔡恩霖
燈光 曾士權
錄音 戴惠秋
混音 歐千綺
配樂 李婉婷
一個人的浪漫
和春技術學院 傳播藝術系
時間晚了,卻不想睡; 白天淪為都市喧囂的奴隸, 到了現在,終於可以靜下來, 品嚐寂寞。 燃燒的菸像是夜裡唯一的一盞燈, 空空的酒瓶卻是僅有能傾訴的酒伴。 房間裡,只剩下風扇的回音, 手上的打火機、杯中的冰塊, 然後,好像甚麼都沒有了... 也許一個人也有自己的浪漫。
製作團隊:
導演/編劇/攝影 戴嘉成
剪輯/燈光/道具/場務 余昊
燈光/道具/場務 陳冠宇
飛不走的氣球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影片故事敘述一個女孩從小到大,每個階段面臨問題時的心情。氣球在影片中代表各種情緒,慢慢的女孩被過往的情緒束縛著,直到長大後的女孩,解開了纏繞在過去自己身上的氣球,把那些過去的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在片中敘述的幾乎都是我們在人生中發生過事。像是害怕老師覺得學校很有壓力、或被同學排擠、甚至失戀,這些經驗我們在人生中應該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這些考驗最後留下了什麼?其實我們想表達「快樂會變成回憶,但傷心能讓你成長」這句話,當我們回頭看過去的那些傷痕,最後都成為使我們成長的養分,我們想告訴大家,用反面來看,或許傷心的事是只留下傷疤,我們也都在挫折中悄悄的長大了。
製作團隊:
導演 陳沛瑜
攝影 藍汶祺
剪輯 孫珮瑜
家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研究院
家,作為社會組成很基本的單元。隨著時代的變化,家的含義在不斷變化。原來的四世同堂變成了三口之家,家的感覺在淡化,人與人之前的感情在弱化。而隨著壓力大,家庭關係的淡薄,離婚率越來越高的當下,拍攝一個具有能代表噹噹下父母與女兒之間感情的親情類微電影是我的初衷。所以我選擇了父母兩地分居正在鬧離婚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狀態去展現一個天天充滿吵架聲的三口之家的狀態,父母彼此互相責怪,女兒無所適從被完全忽視,直到當女兒突然失踪,父母才認識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的故事。
製作團隊:
導演 張露
項天輝 風華夢,一初心
四川音樂學院 傳媒學院
該視頻描述了馬正華在艱苦條件下不斷求學的道路上,一路受到國家助學金支持和幫助。一個出生在與外界隔絕的大山里的少數民族少年,多次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輟學。勵志考川音三次失敗,但他始終不放棄,最終圓了自己的川音夢。他曾在數万餘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四川音樂學院最美學生的殊榮,也曾在各大比賽中收穫榮譽,但他依舊如同那個最初的自己,樸實誠懇。他將自己音樂會的所有收入捐給山區孩子,給山區貧困孩子經濟補助,他傳遞的不僅僅是愛心,更是一份希望。三十一歲的他正當風華,一如初心,他要將國家和社會給予他的愛去傳遞給更多人。
製作團隊:
攝像/剪輯 梁天輝
攝像/剪輯 孫翔平
友一個廚房
台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在義大利米蘭有對納朵尼夫婦,他們熱愛美食也喜愛結交新朋友,在當地掀起一股「以食會友」的熱潮,但目前在臺灣尚無類似的活動。我們這三位女大生,同樣熱愛美食,便想以此為藍圖,並且加入文化交流的元素,邀請外國朋友來參與節目拍攝,不僅能了解外國料理背後的故事,也親自下廚分享臺灣小吃,將臺灣文化以不同方式推廣到世界,並拍攝成獨一無二的電視節目。
製作團隊:
製作人 葉怡箴
導播 蕭絜芸
後製 萬劭晴
戒
四川傳媒學院 電影電視系
肺癌晚期的尚博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正度過自己不算長命的一生的最後幾秒,眼睛能見到的光越來愈少,呼吸也變的越來越吃力。忽然他聽見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吃力地轉過頭,看見了一個披著黑袍,看不清容貌的人…等他再次回過神,他驚訝地發現之前由於病重而束縛一身的枷鎖好像鬆懈下來,他回過頭,發現另一個自己已經安詳地閉上眼睛躺在床上,於是他意識到:我已經死了。而之前那個黑袍人此時靜靜地站在他的面前,黑袍人示意尚博走出病房。病房外,黑袍人遞給尚博一支煙,尚博猶豫著沒有接,黑袍人善意地提醒他,“他”已經快死了,於是尚博點起了久違的香煙。 “你這麼年輕就死了,你這一生留下的回憶又有什麼?” 黑袍人沙啞的聲音打破了抽煙時的沉寂。
製作團隊:
導演:黃曉
攝像:姚康
後期:姚康
編劇:李彥橙
場務:曾鍾瑞
燈光:呂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