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攤車
東方設計學院 影視藝術系
在這大城市裡有一台掛著玲琅滿目雜物的神秘攤車
你或許聽得到叫賣的聲音,卻不見得找得到它
它只會出現在需要的人面前
喇叭播放著:「賣歡樂喔,嘜煩惱(台)喔…。」
沒人搞得清楚到底是在賣煩惱?還是在賣歡樂?
你可以在攤車上找到你遺失的或你想找回的東西
和這對兄妹一樣....。
製作團隊:
製片 甘品元
編導 方宥琪
攝影 孫 維
燈光 王育晨
美術 林雨潔
收音 李怡萱
後製 蘇于菁
飛不走的氣球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影片故事敘述一個女孩從小到大,每個階段面臨問題時的心情。氣球在影片中代表各種情緒,慢慢的女孩被過往的情緒束縛著,直到長大後的女孩,解開了纏繞在過去自己身上的氣球,把那些過去的經歷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在片中敘述的幾乎都是我們在人生中發生過事。像是害怕老師覺得學校很有壓力、或被同學排擠、甚至失戀,這些經驗我們在人生中應該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這些考驗最後留下了什麼?其實我們想表達「快樂會變成回憶,但傷心能讓你成長」這句話,當我們回頭看過去的那些傷痕,最後都成為使我們成長的養分,我們想告訴大家,用反面來看,或許傷心的事是只留下傷疤,我們也都在挫折中悄悄的長大了。
製作團隊:
導演 陳沛瑜
攝影 藍汶祺
剪輯 孫珮瑜
友一個廚房
台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在義大利米蘭有對納朵尼夫婦,他們熱愛美食也喜愛結交新朋友,在當地掀起一股「以食會友」的熱潮,但目前在臺灣尚無類似的活動。我們這三位女大生,同樣熱愛美食,便想以此為藍圖,並且加入文化交流的元素,邀請外國朋友來參與節目拍攝,不僅能了解外國料理背後的故事,也親自下廚分享臺灣小吃,將臺灣文化以不同方式推廣到世界,並拍攝成獨一無二的電視節目。
製作團隊:
製作人 葉怡箴
導播 蕭絜芸
後製 萬劭晴
家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研究院
家,作為社會組成很基本的單元。隨著時代的變化,家的含義在不斷變化。原來的四世同堂變成了三口之家,家的感覺在淡化,人與人之前的感情在弱化。而隨著壓力大,家庭關係的淡薄,離婚率越來越高的當下,拍攝一個具有能代表噹噹下父母與女兒之間感情的親情類微電影是我的初衷。所以我選擇了父母兩地分居正在鬧離婚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狀態去展現一個天天充滿吵架聲的三口之家的狀態,父母彼此互相責怪,女兒無所適從被完全忽視,直到當女兒突然失踪,父母才認識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的故事。
製作團隊:
導演 張露
那一年,台南中正路尾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那一年,台南中正路尾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多媒體動畫系
位在台南市中正路尾的台南中國城,過往繁華,存在於多少人的青春回憶裡,如今的模樣,即將走入歷史。
製作團隊:
導演 李毓祥
行政 劉芷妤
攝影 馮皓偉
一次別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中文系
我們來到珠海,但我們終究要離去。每一句獨白,每一幀畫面拼湊出我們在珠海的記憶碎片。我記得,那些碎片是彩色的。
製作團隊:
導演 羅家俊
盲拍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成龍影視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系
盲拍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成龍影視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系
主角江伊是一名熱愛攝影的大學生,其自幼父母雙亡和哥哥相依為命,很不幸的是,因為家族遺傳糖尿病的原因,其視力逐漸下降,接近失明。哥哥為了幫助妹妹治療眼睛,湊足醫藥費而走了不少彎路。最終在一個有關”盲人攝影“的新聞啟發下,哥哥帶著妹妹練習用”心“去體會身邊的事物,使妹妹逐漸擺脫了對”盲“的恐懼,從而走上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攝影道路。
製作團隊:
導演: 楊恆
副導演:熊斌、蔡成
編劇: 童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