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別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中文系
我們來到珠海,但我們終究要離去。每一句獨白,每一幀畫面拼湊出我們在珠海的記憶碎片。我記得,那些碎片是彩色的。
製作團隊:
導演 羅家俊
花開萬韌
中央戲劇學院 電影電視系
父母離異後,雯雯離開家鄉,跟隨母親來到北京。面對隨之而來的生活,沉默少言的她只能把所有情緒藏在心裡。而美惠的出現讓雯雯發自內心地笑出來,兩人感情不斷升溫,一起練舞一起分享秘密。直到美惠最想得到的名額“空降”在雯雯身上,一次意外的舞蹈事故更是徹底改變兩人之間的關係……在這個微風蕭瑟的初秋和花開的年紀,雯雯開始逐漸體會到成人世界中友情的背叛、愛情的懵懂以及親情的脆弱。青春期的到來不僅讓雯雯的身體趨於成熟,更多的是經歷了成長之痛,內心依舊堅韌如初,正如那株含苞待放的雛菊。
製作團隊:
導演 張秦
攝影 沈靜冰
編劇 張磊、張秦
深呼吸 The Scent of Memory
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深呼吸 The Scent of Memory
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氣味不存在於大自然,而是在人的腦海裡。聞到香而美好、臭而厭惡,並非因為氣味本身,而是人對氣味的記憶產生感受。如看待人事務,明白一體皆有兩面,期待領人相信善的那一面。
劇情大綱:在一次和男友建文激烈爭吵後,女主角小涵意外失明,她僅能透過聞著氣味,摸索無法挽回的過去,以及看不見也不願面對的現在及未來。感官缺乏、情緒上無法諒解,一次傾瀉而出,卻也在差點失去生命之際,改變了小涵原先對氣味的認知。她開始體會,在同樣的氣味環境中,另一層面的回憶和情感。
影片特別之處,除了紛亂跳耀的時間序,也嘗試透過強迫插入的特寫鏡頭,帶領觀眾聞見影像,並擁有自己的體驗和解讀。
製作團隊:
導演、剪接 沈祖廷
攝影、調色 張凱翔
灣的人
台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灣的人,音譯Wonderland, 意指在台灣生活的人們。 而我們特別尋找在臺灣生活的四位外國人, 這四位灣的人身份背景迥異, 經歷過國內外的文化差異, 最終選擇在臺灣居住,透過他們的視角,用照片及影片看見臺灣人的熱情。
製作團隊: 陳宥勳、汪碧茹、李宜蓁、葉佳茹。
家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研究院
家,作為社會組成很基本的單元。隨著時代的變化,家的含義在不斷變化。原來的四世同堂變成了三口之家,家的感覺在淡化,人與人之前的感情在弱化。而隨著壓力大,家庭關係的淡薄,離婚率越來越高的當下,拍攝一個具有能代表噹噹下父母與女兒之間感情的親情類微電影是我的初衷。所以我選擇了父母兩地分居正在鬧離婚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狀態去展現一個天天充滿吵架聲的三口之家的狀態,父母彼此互相責怪,女兒無所適從被完全忽視,直到當女兒突然失踪,父母才認識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的故事。
製作團隊:
導演 張露
善款
中國傳媒大學 新媒體研究院
弘揚愛心,表達人性之美是微電影領域一個重要的主題。本片即是通過同學之間、學生和家長之間以及學生與社會之間的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表現了人性本善,儘管生活有很多不如意和不理解,但終究存在善良的人不斷奉獻著自己的愛,小到個人對個人、個人對家庭,大到個人對整個社會。
製作團隊:
導演 趙真玉
世外桃源
台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我們都讀過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但台灣有世外桃源嗎?在三峽有戶種竹維生的劉家人,在距離北大特區不遠的農地,過著彷彿和現代與世隔絕的平淡生活,在如此現代化的新北都市叢林中,他們用水取自井水、房子自己蓋,甚至更早前以前都還用油燈照明。然而民國102年水利局、國產署發來的公文打亂了原本的寧靜......本片藉由劉家人世外桃源般的家庭凝聚核心概念,帶出居住正義、無政府主義等討論議題,也引發人們思考什麼是快樂?什麼是自由?
製作團隊:
導演、剪接、錄音 雷佳瑄
攝影、剪接、調光 杜政庭